【香港製造】糕品小店子承手藝為街坊 堅持不加價發揮香港特色
都市人愈來愈著重健康,推崇素食健康食品店舖愈來愈多,傳統中式甜品糕店舖卻唯數不多,位於佐敦上海街糕品店人龍不斷,傳統糕點出自「方太」之手。
【疫市營商】傳統酒家疫情轉型 「輕婚禮」傳承中式文化拓客源 【見下頁】
「方太糕品舖」創辦人陳小梅 ,人稱「方太」,自幼受母親熏陶下學懂製作中式甜品糕點。她表示:「媽媽年輕時是製作番薯料的師傅,小時候跟母親學製作茶粿及糕點等,一些傳統糕點離不開紅豆糕、綠豆糕、芝麻糕等,後來開店後與大兒子一同構思改良和鑽研糕點。」現時有售新派糕點,包括綠茶糕及椰汁南瓜糕等。
陳小梅又指,年輕時一手帶大 4 名子女,直至他們升上大學及中學時,當時已 40 多歲起萌生開糕品店念頭,認為素食很健康是主因吸引食客光顧、價錢相宜,且味道良好。她又指:「我們使用材料很昂貴,眉豆糕採用美國大眉豆,不過自 2019 年起已經沒有加價。」
【財來自有Fund】一條片睇晒百分百擔保特惠貸款 廠商會:甘露助絕處逢生【見下頁】








離場無法維生繼續又無錢裝修 香港仔街市翻新檔主斥「打爛小店飯碗」【見下頁】
原來方太曾退隱 8 年享兒孫樂,再度捲土重來。陳小梅又稱:「我爸爸開醫館,且舊舖面積比新舖大,故舊舖除糕點外同時兼售涼茶。」至於將來擴充業務,她認為傳統糕點靠人手製作,店舖面積大人手更難應付。
3 位承傳方太手藝,閒時由兒子幫手打理,店內 5 人通力合作,他們更設特定「輪班制」,太多數方太在下午 3 時「頂更」直至翌晨 3 時,每日如常。陳小梅又說,晚上工作較白天辛苦,粉漿和豆等原材料製作過程長,1 籠要 3 小時,3 籠便 9 個小時;自己不動手兒女會感到吃力,炒芝麻十分辛苦,他們很難製作,我一個就可以。」
開關無期夏日推廣搶先到 日式流水素麵解港人「鄉愁」【見下頁】
不過理工大學畢業的大兒子 Eric Fong 想法不同選擇承傳「接棒」。他表示:「『商場如戰場』像遊戲,在糕品店鋪能發揮自己才能,讓食客開心更滿足,而主要家中兩老年過 60 歲經營方式不一,定價、訂購貨品及處理客人問題等等,需要由我來策劃。」至於如何做到堅守家業,他期望未來擴展業務,在鄰近港鐵站設分店,方便客人光顧。
政府政策如何助中小企於疫情後再出發?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話你知!
【持續更新】一文看清港九食肆休業重開狀況及營業時間 <<< 最新情報請 Bookmark
盡覽香港企業銷售和推廣情報:
→ SME@HKET Facebook專頁【將 SME@HKET 專頁設定為 "搶先看/See First,搶睇商機】
撰文 : 鍾采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