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Tips】下屬同事出錯直接批評好尷尬?學識肥皂泡效應及時糾正又得體
下屬或同事工作有問題,上司自然糾正以免愈做愈錯。但如何得體向對方指出問題,又可以減低反感?不妨試用「肥皂泡效應」,這種將批評夾雜在讚美中的溝通方式,不僅能保住對方顏面、降低反感,還有效地讓對方接受建議。
犯錯只懂Say Sorry只是藉口?要同事上司原諒先講補救方案【見下頁】
「肥皂泡效應」是管理學的溝通技巧,將對他人的批評夾雜在讚美中,就能減少對方的反感,讓被批評者也能欣然接受指教。就像在刮鬍子前,需要在臉上塗肥皂泡,就可以減輕摩擦、降低刮鬍子的不適感。因此,以讚美巧妙地取代批評的溝通方式,就被稱為「肥皂泡效應」。
【財來自有Fund】一條片睇晒百分百擔保特惠貸款 廠商會:甘露助絕處逢生【見下頁】






生產力決策總是不夠快?學會Elon Musk・Jeff Bezos高效工作術【見下頁】
人在面對别人的批評時,往往會產生自我防衛。當下屬犯錯時,如果主管不留情面、「一針見血」指出錯誤,下屬可能不會改進,且會引起衝突等反效果。管理者必須留意,批評不是目的,只是希望對方改善的方式。
二流員工變能手!豐田教路:團隊效率變強先調走「王牌」【見下頁】
因此,利用肥皂泡效應時,要先肯定對方的想法和認可對方的努力,再指出需要改進的部分,才能保住對方顏面、降低反感,讓對方接受建議。
不過,使用「肥皂泡效應」溝通必須注意邏輯和褒貶比例。如果讚美之處和需要改進的地方相互矛盾,反讓人覺得虛假且邏輯不通。例如,「你真是天才……不對,應該是白痴……我搞錯了,你真的是天才。」再者,萬一讚美太多、批評太少,表達太委婉,也容易讓被批評者忽略錯誤,誤以為自己做得很好而被稱讚。
【去舊立新】轉移舊TVC至BCT或作出新供款 享高達1.41%基金單位回贈
盡覽香港企業銷售和推廣情報:
→ SME@HKET Facebook專頁【將 SME@HKET 專頁設定為 "搶先看/See First,搶睇商機】
Photo:SHUTTERSTOCK、mcotner
撰文 : 廖淑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