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市營商】FB專頁被封鎖俾錢人疏通重啟?方保僑:詐騙成份居多KOL勿中計
近年網上 KOL (意見領袖)及網紅文化興起,跟電視及紙媒落廣告相比, KOL 宣傳隨時能接觸更多客戶,社交媒體個人專頁的 「like 數」更是宣傳能力的指標,但高 like 數專頁亦容易成為不法集團的覬覦對象,有台灣 KOL 的專頁被不尋常檢舉、封鎖,隨即有人與其接觸,指付錢即能解決問題。
台灣 KOL「Misa Chiang」近日發文指出,在 2020 年 11 月其 Facebook 個人專頁被不尋常針對,多張照片和貼文被檢舉,短時間內收 5 次以上警告導致專頁被「取消發布」,擁有著 100 萬追踪者的專頁被勒令關閉。
疫情加速企業數碼化 2021年企業十大科技趨勢預測【見下頁】
「Misa Chiang」更指出,後來至少有 5 夥人與她接觸,皆表示只要付 100 萬新台幣(約港幣 27 萬元) 即能循「特殊渠道」助她解決問題。Misa 在貼文怒斥:「我知道請別人做事情本來就有服務費,不過我想了想覺得超級不對勁。為甚麼『這些人』,可以打破 FB 的規矩?救回粉專?為甚麼 FB 會聽『這些人』的話?我這個沒有門路的人遇到粉絲頁就這樣被刪除,只能透過超爛的申訴按鈕搶救,但那些人卻可以跟我收錢然後去和 F B喝茶就能把我粉專要回來?這太奇怪了吧。」
Misa Chiang 更在貼文上直言:「是不是有集團在惡意檢舉粉專然後趁機敲詐阿。」
滙豐:逾8成香港人曾遇網上騙案 半年總損失達 15 億港元【見下頁】
【財來自有Fund】一圖睇晒科技券(TVP)與遙距營商計劃(D-Biz)分別 數碼轉型有辦法【見下頁】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指出,與 Facebook 專頁有關的勒索並非近年才出現。他解釋:「一些知名人士例如新聞主播或者大品牌的非官方專頁可能在經營數年後有數萬用戶追踪,某些管理員就會跟博客溝通,可能會跟主播聯絡,好的話就會提出和對方共同經營專頁,或者古怪點表示想跟對方做朋友,但在某些情況是會直接開價,就是要錢,例如要對方付數萬元賣 page 給對方。」
方保僑指出,連大品牌有時亦會妥協給「贖金」,畢竟對公司來說很多時都寧願少點麻煩。不過,對於個人專頁被惡意檢舉之後再收錢讓專頁重啟,他有所保留。
新興市場電貿潛力大 進軍非洲生意好惟小心騙局【見下頁】
他說:「就我了解,專頁被封鎖後一般人是無從入手的。情況就好像有人坐牢之後給錢『疏通』,好像看電影般,但你『信不信』和事實上『做不做得到』是兩回事,這個情況我覺得是詐騙成份居多。某些專頁由多人管理,其中一人被踢走,經申訴想再成為管理者是可行的。但如果是專頁被檢舉投訴,在犯規、檢舉成立後被完全關閉,我印象中是只能向正常渠道(Facebook 官方)申訴,並且涉及數星期甚至數個月時間,不會有例外。」
提升中小企現金流。高達450,000積分!條款細則適用
一文看清:連鎖商戶小店優惠及最新口罩供貨情況即日【不斷更新】 <<<唔想錯過口罩開賣請 Bookmark
盡覽香港企業銷售和推廣情報:
→ SME@HKET Facebook專頁【將 SME@HKET 專頁設定為 "搶先看/See First,搶睇商機】
Photo:Book Catalog@flickr、misa72600@Instagram
撰文 : 陳文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