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
【數碼轉型】加入 AI 提高效率 機械人機場應用助防疫
人工智能(AI)及機械人除了是科幻電影的常用題材,在現實生活中亦無處不在。機械人現已廣泛應用於倉庫、醫院、酒店,餐廳食肆以至機場。例如物流倉庫採用機械人處理貨物,酒店、餐廳及醫院等場所,則以機械人運送物品。機械人不僅大大提高運作效率,也為經營者節省成本及完善管理。
香港機場管理局(機管局)一直採用創新科技優化機場的營運效率。機場內有各式各樣的運送和巡邏工作,非常適合由機械人代勞。因此,機管局於 2018 年引入室內巡邏機械人,並於客運大樓進行測試,利用機械人收集大樓內的溫度和濕度等環境數據,以及 Wi-Fi 和信標(iBeacon)訊號狀況,經分析整理後,可優化客運大樓的能源效益及營運效率。
集中處理分析數據 建造業培訓科技及人才轉型【見下頁】
測試期間,旅客及員工對於客運大樓內出現機械人,先是感到好奇,慢慢也習以為常,將機械人視為機場的一份子,令機械人順利融入客運大樓的日常運作。其後為了增強機械人的功能,機管局更在機械人加入先進的 AI 技術,以鏡頭檢查客運大樓內的燈光狀態,為旅客提供更佳的服務及機場體驗。
巡邏機械人的整體測試結果良好,令機管局計劃擴大機械人的應用範圍。因為只需採用相同的底盤,並因應所需執行的工作,裝配合適的上層模件,機械人即可發揮預期功能。目前,機械人在機場內擔當的工作包括:巡邏客運大樓、送遞應課稅品和檔案,以及在部分食肆內派送食品等。旅客、機場同業及機管局員工,均對多功能機械人給予正面評價,認為有助提升運作效率及旅客體驗,進一步發展香港國際機場成為「智能機場」。
【財來自有Fund】百分百政府擔保貸款 利息僅2.75厘最多借500萬【見下頁】
而香港機場管理局發展的多功能機械人,剛於香港電腦學會主辦的「2020 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商業方案(商業及公營機構)獎」中獲得銀獎,對機場應用機械人進一步推動智能化,予以肯定。
IBM 人工智能助 IT 管理自動化【見下頁】
相信於不久將來,將會有更多機械人及人工智能技術,融入日常生活中。當大家來到香港國際機場的時候,不妨留意一下它們的蹤影。
以上內容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美國出現首宗確診新冠肺炎個案 由機械人治療減醫護人員染病風險【見下頁】
盡覽香港企業銷售和推廣情報:
→ SME@HKET Facebook專頁【將 SME@HKET 專頁設定為 "搶先看/See First,搶睇商機】
Photo:Richard Lehnert
撰文 : 黎秀琼(香港機場管理局首席資訊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