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Fund攻略】中小企資援組專員親授 填Form交文件「唔會打回頭」貼士

特約 00:00 2020/12/10

分享:

分享:

申請政府資助或貸款計劃的中小企,當然希望能夠一次過完成申請程序,順利獲批,不用補交文件或資料。如果想「一Take過」完成申請,填表及遞交文件前,一定要留意以下「213」秘訣。

生產力局中小企營商服務部資深經理葉愛莉指出,不論申請哪一項資助或貸款計劃,中小企要先留意兩大基本條件:「申請政府資助計劃的首要條件,是必須為香港註冊公司,即持有商業登記證 (BR)或公司註冊證書(CI),並須在港有實質業務運作。」另外,企業須按申請的個別資助計劃申請指引中的採購程序,事先向相關的服務供應商索取方案詳情和報價單,個別計劃更需要提交各個服務供應商已簽署的誠信及反圍標協議。

符合「兩」大基本條件

簡而言之,中小企務必要先了解打算申請的計劃有甚麼要求。「他們要先了解其準備申請的資助計劃是否與業務相關,是否配合資助計劃的目標及推行細節或財務預算,如果大方向已經有差別,申請就很難成功。」葉愛莉以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SFGS)和BUD專項基金作例子說明:「申請SFGS前,企業須先與參與計劃的貸款機構聯繫,了解申請資格、貸款額上限、擔保期及利率等,並進行初步評估。而申請BUD時,則要留意申請項目有否涉及受管制的產品或行業,因為企業須在申請前取得相關產品的許可證或批文。可見申請不同計劃時要符合項目的要求,了解申請細節,才能避免揀錯申請項目或交漏文件。」

【Fund享更多】一文睇晒最新中小企資助/貸款 找出目標計劃無難度

填表資料必須「一」致

每項資助或貸款計劃,都需要申請人提交申請表,千萬別看輕「填Form」這個環節,生產力局中小企營商服務部經理陳慧芳表示,很多大意的申請者在這個階段錯漏百出,最常見是填寫的公司資料與商業紀錄不一致,令申請過程添加不少麻煩。「愈簡單的地方,愈容易忽略,例如填寫的公司中英文名稱是否與BR及銀行戶口一致;遞交表格時其BR會否過期;申請文件上有沒有簽名或蓋公司印等。」

交齊「三」類證明文件

填妥申請表後,下一步就要準備好需要提交的業務相關資料文件,一般包括以下三類。申請者須提交能夠證明其企業在港有實質業務運作的文件,例如與業務營運相關的商業合約、發票、收據、報價單、出入貨記錄、辦公室租約、水電費單等;並提交財務資料如審計帳目、財務報告、銀行月結單、稅務評估等;以及員工資料如強積金供款記錄、聘用合約、薪金支付紀錄等。陳慧芳建議申請者盡可能提交文件作審批,如未能提供則應列出合理解釋。

「中小企資援組」支援小隊已投入服務,旨在協助中小企配對合適的資助計劃方案。

政府現時提供多個資助計劃,企業未必清楚不同計劃的要求或對象,由政府委託生產力局營運的「中小企資援組」(SME ReachOut)則可為中小企提供申請支援。葉愛莉表示「中小企資援組」會就較熱門的資助計劃提供3大免費服務:「較熱門的資助計劃包括BUD專項基金、中小企業市場推廣基金(EMF)、科技券(TVP)、以及企業支援計劃(ESS),而3項免費服務則是協助中小企選擇配合其業務發展的政府資助計劃;檢視申請表的內容是否合乎資助計劃的要求,並理順申請表上的細項;提供『一對一』諮詢服務,務求為中小企在申請資助計劃的過程中提供全方位支援。」

【Fund享更多】申請資助前諗一諗 先問自己4個關鍵問題

坊間有公司或中介提供申請政府資助計劃的顧問服務,惟中小企必須明白,每項資助計劃的資助內容、申請程序、所需文件等皆清晰列明,中小企只要細心了解並按照程序申請,其實毋須透過顧問代勞。中小企如對申請資助計劃有任何疑問,建議直接聯絡「中小企資援組」尋求協助。

想知道更多中小企資助相關資訊及申請實務技巧,請瀏覽「取財有道」專頁

(資料由客戶提供)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