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Tips】職場口沒遮攔易惹禍?8句口頭禪隨時激嬲全公司
「我只係想表達我嘅諗法」、「我地以前都係咁做」,當會議上有同事或主管說出這些話,你便知道接下來將進入「講故」時間,或者變成情緒化討論,令大家無法進入原本要討論的事項。
商業教練 Joe Curcillo 認為,這些沒意義的老派語句和口頭禪,只會惹惱同事、主管及客戶,因此他整理出 24 句在達成目的與共識前,沒有幫助的「廢話」。以下精選其中 8 句,打工仔在職場上不應輕易在會議或協商場合的說話,讓自己成為同事眼中的「豬隊友」或者公敵:
(1) 我個人覺得/這只是我的看法……
由你口中說出來的話,當然代表你的看法,加入這些贅詞,通常是想隱藏尖銳的情緒或說詞,或希望大家不要太針對你。但處於要下決定的場合時,卻亦暗示他人不需太在意你的想法。如果你真的有意見想說,請用「我」開頭,直接表達意見,不用轉彎抹角。
(2) 我希望/我會盡力……
說出這句話之後,表示你已經準備放棄,才會下意識要對方別抱有太大期望。至於更好的講法應先表明立場:「我願意做這件事情」,以免還未開始工作就被對方質疑能力。
【財來自有Fund】一文睇晒最新中小企資助/貸款 找出目標計劃無難度【見下頁】
工作出錯 Say Sorry 愈講愈錯!慎防6種弄巧反拙的道歉方法【見下頁】
(3) 這不是我的錯!
很多人被質疑時便急著為自己洗清嫌疑,把「不是我做的」、「不是我的錯」掛在嘴邊。但這時會令討論會走向辯解,或乾脆找另一個人做代罪羔羊,卻無法解決任何事情。
(4) 這是我的錯……
反過來說,一出現問題時就急於承擔責任,同事也不一定會為你拍手叫好,還可能引起他人誤會。例如主管覺得你是在諷刺他,藉由故意委曲求全,實則暗示他領導無方。面對錯誤最好的方式,是大家開誠布公討論解決方式,而不是花時間尋找戰犯。
(5) 我們這邊都是這樣做……
這是提出新想法時最常出現的老派語句。說出這句話,即代表你拒絕嘗試或聆聽他人的建議,成為別人口中不憧懂變通的「老人」。
代聽電話答「他去了廁所」都中伏?學識9種應機技巧免踩地雷【見下頁】
3 種會議桌格局要留神 跟上司開會坐位的「藝術」【見下頁】
(6) 這無必要再做新的吧!
人力不足、預算不夠,乍看之下都是為團隊或公司著想,但明眼人能識破,說這話的人只是懶惰或怕麻煩,不想負擔額外責任。
(7) 這樣做沒有意義……
喜歡說這句話的人,是對話的終結者,可能想暗示別人的想法很愚蠢,或自己根本聽不懂,又不敢說出口;更好的說法是針對不明白的地方提出問題,才能令對於繼續進行。
(8)我們會議後再談……
現時很多會議轉為網上形式,可是很多人喜歡說「我們碰面的時候再談。」但其他與會者認為,這句話的潛台詞就是:「其他人不在的時候我們再說」,容易令他人對你留下壞印象。
盡覽香港企業銷售和推廣情報:
→ SME@HKET Facebook專頁【將 SME@HKET 專頁設定為 "搶先看/See First,搶睇商機】
Photo:pexels、Jordan Johnson
撰文 : 廖淑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