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Tips】工作出錯 Say Sorry 愈講愈錯!慎防6種弄巧反拙的道歉方法
職場上,做錯事向同事道歉乃平常事。但遇上一個明明做錯事的同事,但說出口的抱歉,卻無法感受到他想改善或修正的誠意,反而讓人更憤怒。
正確的道歉,理應可以安撫自己和對方的情緒,並重新建立信任關係,但如果脫口而出的是「錯誤」,聽起來只會像藉口和狡辯,加深誤會或傷害,完全不能修復錯誤或彌補關係。因此,《Psychology Today》提醒,道歉時應避開以下 6 種不當說法,對方才有辦法接收到你的歉意:
《局長會客室》,本周四與局長對話!
(1)「我只是忘記了……」的最小化道歉
許多人真的遇到紙包不著火、難以收拾的局面時,會回過頭說「我只是忘記做了哪個步驟。」、「我那天剛好沒跟經理提到。」或許你確實只遺漏了一個小細節,但這樣說和聽起來就是想一語帶過自己的錯誤,急著找藉口,而沒有善後的誠意。
(2)「你知道我不是有意……」正當化道歉
很多只流於口頭道歉、心裏卻覺得自己沒有錯的人,經常會說「你知道我不會傷害你。」、「我怎麼可能會有那個意思。」試圖把責任推卸,反而是指責對方「想太多」、「太敏感」,才會覺得被冒犯。另外一種類似的錯誤說法,則是「我很遺憾你這麼想……」,同樣是怪罪他人,且遺憾和抱歉,是兩種不同的情緒,不應混為一談。
遭惡意批評・遇上軟皮蛇?善用說話技巧反擊職場乞人憎行為【見下頁】
(3)「如果我和你道歉,你一定要原諒我……」的條件式道歉
道歉只是手段,重點是想要交換其他結果。這種接近「情緒勒索」的道歉,容易為對方造成壓力,更別說能感受到真心誠意,即使你希望對方可以諒解自己,也不要開出這種條件。
(4)「我想我應該跟你說聲道歉……」的假裝道歉
有時候對不起很難說出口,所以會像這樣「過度婉轉」地提出來,或說「XXX 認為我要來找你道歉。」也許你真心想表現愧疚,只是不善表達,可是當對方聽到這些話時,只會覺得你是被迫或假裝和解,其實一點都不認為自己做錯事。
3 種會議桌格局要留神 跟上司開會坐位的「藝術」【見下頁】
(5)「對不起,但大家都能理解……」自以為真誠的道歉
這是典型不願承認錯誤的說法,會在最後補上一槍,如:「但我只是說出真心話」、「是你先開始不理性的」,即使這些狀況確實存在,卻會加深最一開始的傷害,應該選擇另在其他更適合的場合溝通。
(6)「好、好我道歉,你還想怎樣?」的憤怒道歉
只想晦氣地說對不起,對方自然不會領情,這時候局面經常會失控,容易造成衝突。
究竟要怎樣說出有效的道歉呢?從以上錯誤手法就能反推出來,道歉時不要輕描淡寫帶過錯誤,也別附帶條件。此外,別以為說完對不起,怨氣就會一筆勾銷,最好可以向對方提出具體承諾,並釋出想跟對方一同找出解決方法的態度。
誰最愛加班?研究:中國工時最長・韓國主管最「爆肝」【見下頁】
盡覽香港企業銷售和推廣情報:
→ SME@HKET Facebook專頁【將 SME@HKET 專頁設定為 "搶先看/See First,搶睇商機】
Photo:The JConnelly Blog、pexels
撰文 : 廖淑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