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商機】AI 分析需要因材施教 嬰幼兒早教系統鎖定中港龐大市場
愈早學習效果愈好人所共知,但早到甚麼時候才最好?甚麼方法才是最佳?初為父母育嬰往往會遇上一堆挫折,有港人為了解決嬰幼兒早教痛點,開發人工智能(AI)系統助家長分析小朋友需要,讓其能有系統因材施教,建基於科學選擇最佳育兒策略。《i 奇蒙》app(流動應用程式)開發了近 10 年,將於明年初推出市場,鎖定龐大的大灣區以至中國早教市場。
《i 奇蒙》創辦人張喬揚(Johson)表示,家長雖然明白嬰幼兒早教極重要,但當中存有誤解:「早教不是『教育』,而是 Neuroscience(神經科學)之一,我們會專注於『嬰幼兒潛能開發』,藉由制定最佳教學方法釋放小朋友潛能,協助父母因材施教,綜合『腦神經~嬰幼兒潛能啟發網上課程』設計有效學習日程表。」
《局長會客室》,本周四與局長對話!
張喬揚表示,早教市埸分析白皮書及初生父母的焦點訪談(focus group)均指出父母頭號痛點是「擔心孩子未來的競爭力」。傳統公營教育僅提供「工廠式」訓練方法,故近年不少家長讓為小朋友尋求更好的教育方案,故採用人工智能技術的《i 奇蒙》有極大的市場潛力。
《i 奇蒙》核心功能之一「人工智能教練」助父母全面評估小朋友能力,並編排合適學習計劃。
改善樂器佔地方成本高昂問題 售價平逾半改良木琴拓學生市場【見下頁】
教育界就業不足率雖跌但生意仍跌 3 成 補習社改視像教學轉兼職撐住【見下頁】
張喬揚指出,不少家長會主動瀏覽網上育兒資訊論壇,可是龐大複雜資訊對家長幫助有限,加上父母來自不同家庭和教育背景不同,育兒方向易有爭執,亦不見得找到真正合適小朋友的方案。透過 AI 技術,可以從父母性格特質及小朋友能力評估,設計出最合適的育兒計劃,並以日程表開展全面支援。方案會探測幼童天份,從其學習行為了解他們是聽覺型、視覺型抑或動覺型的學習者,因材施教。
《i 奇蒙》將於 2021 年年初在中港兩地同步推出。張喬揚指出,中國早教市場龐大,有公司在 2 年之內由零增長至 700 萬用戶,亦有走精品路線的同業推出主高達月費 12,000 元的早教計劃,依然其門如市。《i 奇蒙》的
優勢是研究能力,如核心團隊有輔導心理學家;現有 18 個中、英、數、音樂課 等 早教課程。 均由專業人士編纂。香港設計業在「十四五規劃」下的重要角色【見下頁】
【財來自有Fund】一文睇晒最新中小企資助/貸款 找出目標計劃無難度【見下頁】
張喬揚說:「內地有 3 億個母親,但育兒痛點一直都在。新冠肺炎疫情雖然打亂了我們的計劃,但亦令網上學習的土壤變得肥沃。《i 奇蒙》擁有深度學習的人工智能,收集到的數據除了訓練得 AI 更聰明外,透過跟大學合作,數據會解讀分析,成為研究基石。」
事實上受限於數據過少,過往一篇早教學術
論文可能僅有百多個樣本,隨著未 來大數據愈來愈完善,每位小朋友的潛力會有更有機會被充分發揮,而個人能力的整體提升,甚至會成為改革教育的契機。」
一文看清:連鎖商戶小店優惠及最新口罩供貨情況即日【不斷更新】 <<<唔想錯過口罩開賣請 Bookmark
盡覽香港企業銷售和推廣情報:
→ SME@HKET Facebook專頁【將 SME@HKET 專頁設定為 "搶先看/See First,搶睇商機】
撰文 : 陳文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