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E學堂】店舖標錯價拒交易道歉了事?變成商機倒賺
商戶「大頭蝦」標錯價的情況時有發生,如果產品以低價出售必定會吸引顧客搶購,但店舖拒絕以誤標的價格出售產品,甚至取消定單,影響企業甚至生意。消費者能否因此而向商家提出索償?企業可否轉危為機?
法國蒙彼利埃連鎖超市 Géant Casino 早前標錯電視機價格為「40 歐元」(應為 400 歐元),民眾到場搶購,但到收銀機付錢時,店員卻說電視機價格標錯不會交易。民眾不肯離開現場兼失控,超市報警求助警員驅散顧客「草草收場」。
經濟低迷商企如何逆市求生?【按此追睇】!
香港情況又如何?消費者委員會指,消費者有權向商家追討賠償。另外,《合約法》定明容許商戶有出錯的機會,如果商戶能證明在交易中出錯,並證明顧客已知道商戶出錯,商戶便可以取消合約,但顧客對賣方取消交易不滿,仍可嘗試循民事程序索償。
實體店.網店「標錯價」涉及法律不同問題
相對於網店,實體店「標錯價」的法律問題比較簡單。一般來說,如果收銀員未有察覺貨品標錯價,而接受了買家的付款及讓對方取走貨品,店方一般不可以事後要求取消交易,但假如收銀員在交易前及時發現貨品標錯價,則可以拒絕交易,而消費者不可要求店方以「標錯」的價錢付款。網店方面,就要視乎網店是否已收取顧客的錢及「標錯價」的成因是否與店方職員的人為疏忽有關。
如果店方單方面取消「標錯價」交易,已完成網上購物程序的買家可嘗試經小額錢債審裁處要求店方強制執行有關交易。如確認網店已收了買家的錢,買家又收到電郵通知指交易完成,料買家成功索償的機會較大。另外,網店「標錯價」是源於不可控制的外在因素(如:黑客攻擊),抑或是人為疏忽所致。若是前者,店家能夠取消交易的機會較高;若屬人為疏忽,買家可以用低價購入貨品的機會較大。
豐澤「標錯價」事後取消交易兼送現金券
2018 年 12 月,豐澤電器網上商店曾發生「標錯價」事件,大量貴價產品以 298 元出售,當中有 iPhone XS、Sony 電視 及 Canon 相機等,不少顧客成功以低價購買產品。豐澤事後指,標錯價因網站故障造成,將退款及取消定單,並以 300 元現金券作補償。
有些公司則懂用此「危機」變成「商機」。國泰航空去年訂票系統出錯,由越南或美國出發的頭等客艙航班來回票價連稅竟低至 988 美元(約港幣 7,706 元),僅是正價 5%,有乘客得知後馬上搶票。國泰之後在 Facebook 宣布全數認帳,還出帖自嘲是「限時驚喜」,為企業形象加分。
Photo:Wing1990hk、pixabay、Holger Durer、Alex Diamond
洞悉中小企商機.盡覽行內打工仔情報:
→ 網站:sme.hket.com/
→ SME@HKET Facebook專頁【將 SME@HKET 專頁設定為 "搶先看/See First,搶睇商機】
撰文 : 廖淑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