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巿道好反而賺不到錢 網商:依賴社媒推廣「賺埋都唔夠俾廣告費」

業界頭條 16:20 2020/01/13

分享:

分享:

近半年社會氛圍轉差,街道人潮變少,地舖營業額變低,與之相對網店的營業額卻每每錄得新高,惟營業額高不代表盈利必定高,香港電視網路公布去年第四季營運數據,雖然銷售增 4 成,但其實只是剛好達到集團目標。且網購平台依賴 Google 、 Facebook 等社交媒體推廣,隨時「賺埋都未夠俾(廣告費)」。

經濟低迷如何逆市求生?【按此追睇】!

香港電視蝕住做

網購方便毋須多說,但背後涉及大量人力物力,加上香港人工高,經營網購的難處不足為外人道。比較香港電視的 2019 年、2018 年中期業績,營業額大增 61% 至港幣 6.26 億元,惟仍淨虧損 1.55 億元。

香港電視的 2019 年下半年定單數量節節上升,7 月平均每日定單數量 14,100 張,8 月為 14,200張 ,9 月為 16,300 張,數字創歷史新高;但至 10 月定單數開始回落,但平均定單數仍較上年大幅增加逾5成,營業額大增。10 月、11 月及 12 的定單總商品交易額分別為 2.71 億元、2.5 億元及 2.76 億元,較去年同期分別升 39%、37.4% 及 41.5%。

>>【香港零售】市況差結業潮?茶餐廳東主:「生意好到廚師發脾氣!」

香港電視網路主席王維基(資料圖片)

那麼,HKTVmall 應大賺特賺?沒有。港視去年全年總商品交易額為27.8億元,只高於集團於 2019 年 8 月份調整後的目標 1.1%。只叫剛好達標。

人力成本過高,香港租金又貴,令 HKTVmall 非轉陣不可。儲倉、執倉難,那便在青衣物流中心及將軍澳總部物流中心引入自動化執貨及倉儲系統,其分別在 2018 年 3 月及 2019 年 3 月投入服務,每日能處理 2 萬張定單;租金貴,O2O 計劃中加開門巿便需放緩。港視本來打算在 2019 年開至 120 間實體「體驗店」,截至去年年底只開了 60 間。

>> 網購逆市反攻地面 日本西裝品牌連開 9 間實體店

>>【東奧2020】Airbnb 贊助東京奧運 真幫到生意兼增運動員收入?

網路推廣成本高

科學園科培網絡榮譽會長鄒健宏指,現時社會大眾開始熟悉網購操作,淘寶、香港電視等網購平台亦愈見成熟,可以說是因為他們初期「蝕住做」才帶動出網購潮流,科學園亦有網購公司,最出名的便是「士多」(Ztore)。

鄒健宏說:「他們之後跟我們分享,指經營網購最大成本是在網上宣傳上。例如投放資金到 Google、Facebook 做推廣,但轉化回來能做得成生意的比率不高,而這些平台的收費又愈來愈高…… 最慘是不做宣傳推廣的話,做出網購平台,有好產品亦沒人知。初時『士多』為了推廣,推出了 65 折、5 折之類的折扣,花了不少錢,直到現在士多的盈利亦未算高。」

網購又有否另外的出路?鄒健宏指現時內地興起「社交電商」,每位用戶都能成為網商,靈活賣出貨品,他又說:「內地有公司更成功上市,這種方式能夠有效地減低宣傳成本。現在巿場會愈來愈多人做網購平台,但能不能夠做得到,就要經過汰弱留強了。」

>>【東奧2020】集萬千高科技一身的 2020 東京奧運

>>網購帶動節慶銷情暢旺 2020年全球經濟放緩或影響零售增速

洞悉中小企商機.盡覽行內打工仔情報:
→ 網站:sme.hket.com/
SME@HKET Facebook專頁【將 SME@HKET 專頁設定為 "搶先看/See First,搶睇商機】

撰文 : 陳文政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