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競爭力排名升 中小企如何乘勢逆轉勝?

業界頭條 20:19 2019/10/09

分享:

分享:

世界經濟論壇(WEF)公布 2019 年全球競爭力報告(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9),香港由去年第 7 名躍升至第 3 位,看似值得慶祝,但近期社會事件令經濟發展蒙上陰影,本港中小企應如何把握機遇,突圍而出?

香港名列全世界第 3

《全球競爭力報告》12 個支柱領域中,香港在「宏觀經濟穩定性」、「健康」、「商品市場」及「金融系統」皆列第 1;「基礎設施」及「資訊及通訊科技應用」排第 3,「制度」則排名第 5 。優秀成績讓香港勇奪全球競爭力第 3 名。

香港確擁有著領先全球的優秀巿場土壤,中小企應如何善用這方面的優勢?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決策科學與企業經濟學系高級講師袁志樂博士指出,香港營商最大角色是成為中國的主要門戶城巿。

【其他熱門報道】香港有餡雞蛋仔發明者:人工舖租貴擴展業務受限

【其他熱門報道】特許加盟「中伏」自學成才 甜品小店靠質素留客

由於香港對國際巿場理解較深,中國想走向國際會先考慮借道香港;同時,由於國際社會看好香港這位中介人,外國企業若然想在中國投資,皆會優先考慮經過香港。不過,現時兩項功能皆隨著中國的巿場逐漸開放而慢慢削弱,中小企若想於未來保持競爭力,可在這兩方面著手。

第一,加強人才方面培養。過去香港人中英文均好,語言能力強之餘又有國際視野,做事靈活有韌力,惟近年這幾方面都變弱,中小企宜針對性向員工作上述方面的培訓。第二,由於中介能力變弱,所以應因應時勢,及時轉型。

袁志樂指出,中小企在數碼轉型方面可在兩方面入手。

數碼轉型杯水車薪

針對第二點(香港中介能力變弱)補充,袁志樂認為中小企不外乎針對本地巿場或國際巿場兩種,惟本地巿場營運成本高且巿場細,生意愈來愈難做,政府提倡數碼轉型的重點之一便是減省中小企營運成本。不過,即便成功數碼轉型,鍳於香港的人工租金皆極其昂貴,可能最終只能減去 10% 至 15% 的成本,杯水車薪。

故此,中小企想作出成功的數碼轉型,關鍵共有兩點,分別是「商業模式轉型」和「提供新產品及服務」。

商業模式轉型

數碼化能提供客戶嶄新體驗,例如用戶可以用 app (流動應用程式)控制全家的智能家具;商場利用智能手機收集用戶的行動模式並進行大數據分析,在電話即時推送用戶合用的優惠,有效地吸引顧客。

提供新產品及服務方面,最貼身的例子莫過於優步(Uber) ,其將大量司機的資訊置於一個平台之上,並由客人實時落單達成交易;無人商店其實亦是數碼轉型之下的全新產品,其嶄新的購物體驗,足以吸引顧客的眼球,同時又可減省人手。中小企宜就這兩方面努力。

洞悉中小企商機.盡覽行內打工仔情報:
→ 網站:sme.hket.com/
SME@HKET Facebook專頁【將 SME@HKET 專頁設定為 "搶先看/See First,搶睇商機】

撰文 : 陳文政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