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零售】巿道差 民生商品・中小企亦受波及

業界頭條 21:27 2019/08/30

分享:

分享:

水果店亦受零售寒冬影響。

香港 6 月本地零售數據較去年同期大跌逾 1 成,打擊旅遊和飲食業;零售業亦面臨寒冬,連影響較少的民生類商品亦受波及。有中小型水果檔東主稱示威開始至今生意額跌 3 成 。以往賣橙 1 日可賣兩箱,現在 1 天連半箱也賣不出。

香港政府統計處公布,今年 7 月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為港幣 344 億元,較去年同月大跌 11.4%,比 6 月 6.7% 的跌幅更大,重災區是鐘錶及名貴禮物,下跌超過兩成(24.4%),食品、酒類飲品及煙草亦跌 2.3%。

節慶時令銷情影響更大

該生果店東主稱,貴價水果最難賣,又因為水果會腐壞,1 星期賣不出便要大減價。如每串來貨價百多元的日本提子,1 星期賣不出只能割價 50 元清貨,更稱「虧到入肉」。節慶時令產品影響更大。他透露,以往每年中秋收到 50 至 60 張果籃定單,但今年中秋果籃定單「仍未發市」。

東主指以前一個水蜜桃 10 多元,從沒試過現在賣這麼便宜。

營銷科技只屬輔助

東主指,現時全球經濟變差,來貨價比去年便宜都沒用,若遇上示威遊行經過更要休業半日;雖已跟業主商量減租,對方又不肯讓步。

對於如何應對淡巿,東主笑言只能縮減來貨以免擴大損失,盼就此撐過艱難時期。至於電子支付、網購外賣等新興科技服務,他指只屬輔助性質,香港經濟大環境差必定影響零售,生意好時科技方案才能起作用。

撰文 : 陳文政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